前阵子,被各种公众号、朋友圈轮番刷屏,随处可见这家叫『niko and …』的店在上海开了旗舰店的消息。
我感觉我还是比较孤陋寡闻的,之前不知道这家店那么出名,刷小红书的时候,眼睛一晃神,差点看成了『nike and …』,还以为是nike开了家新店。
作为一个超爱凑热闹的人,我还是去补了下课!好多公众号都把『niko and …』定位为muji在上海的对手!店里面的产品从服装、生活杂货、植物、家具,到面包咖啡、餐厅,应有尽有。
总之,看官方介绍,感觉『niko and …』是一家,有下午茶、有正餐、有酒、有咖啡,有衣服、有小配件、有文具、有生活用品、有家具,还有季节限定商品的超丰富的合集店。
也难怪把『niko and …』和『muji』放在一起比较,概念上的确是比较类似的。
网传需要排队1、2个小时才能进店,亲测没那么夸张。都说早期的鸟儿有虫吃,赶早去,就不需要排队啦。
早起的鸟儿不排队
我去的那天差不多是10:20左右,刚好是等开门的那拨人已经进去了的空档期。不需要排队哦!
☆1楼:咖啡+女装+季节限定
进门最明显的一块区域就是季节限定区,圣诞节的时候有BlingBling的圣诞装饰,我去的时候已经是1月了,所以就是红红火火的春节氛围。
带店铺LOGO的马克杯
所有限定物品以红色为主
季节限定区域后方就是775cafe,除了咖啡外,也有吃的,比如网红款日式炒面夹面包。
价格方面,饮料的价格区间在20元-30元之间,创意夹心面包的价格20元上下。
卖咖啡和小吃的区域,同样有卖一些与咖啡有关的周边产品
女装区域位于进门左手边,除了衣服外,还有包包、首饰、围巾等,选择还是很丰富的,但价格并不算亲民。
进门就能注意到的女装区
女装区右边的首饰区,贴心的分成了耳环和耳夹两种款式,有些很日系风格
配件区:包包、帽子、围巾
☆2楼:男装+杂货+家具
电梯上2楼,首先看到的是杂货区,C位摆了个帐篷,我个人认为杂货区的定位,应该是旅行+文具+办公用品的感觉。
自动扶梯上二楼就能看到的帐篷
这个区域东西真的是杂,靠垫、帆布袋、雨伞、文具、便签、收纳、摆件、装饰品都在这个区域。养乐多阿姨
我最期待的杂货区
左手边墙上的装饰海报
杯子,价格119元
创意小摆件
过渡到家具区,家具区还是有一些杂货的东西在的。除了沙发、桌子、椅子以外,还有一些居家用品,比如说衣架、拖鞋等。
家具区,也可以说是家居区,似乎有点宜家的影子
工业风,但和日杂有点不搭
印象比较深的家具,是几个看起来很破的椅子,看解释说是由印尼的废弃渔船的木材改造的椅子,椅子上的花纹就是渔船上本身的花纹。概念是满环保的,但是椅子的价格真的不便宜哦!
废弃渔船做成的椅子,标价1069元
最后是男装区,没有停留太久,但整体的商品陈列风格,以及衣服给人的感觉,就是很日系,很干净的Feel~
☆3楼,用餐区(披萨+色拉+生蚝+bar+餐厅)
三楼就没什么逛的地方了,一整层都是吃东西的。但需要注意哦,这一层早上11:00才开始营业。
电梯上来最先看到的,是披萨。“SEE YOU at PIZZA”黄色的霓虹灯牌很是亮眼,边上还有租借充电宝的机器,还是蛮体贴的,考虑到手机没电的人~
韩漫
右手边是轻食、海鲜区,有色拉、有生蚝,健康人士的最爱吧。
一楼有个775咖啡,三楼有个775餐厅
挨着轻食区的,就是最主要的开放式用餐区了,这个区域里面,还有一部分吧台的位置,可以小酌一杯哟~
韩漫网站
价格方面,可能是合集店的关系,汇聚了很多品牌的产品,所以价格上,会有比较大的差别。
有些产品价格就很亲民,而有些,价格就会略贵一些。整理了一些价格、供参考~
网红面包炒面20元;
杯子66元;
创意杯垫129元;
饭盒袋109元;
109元的饭盒袋是中等大小的那款
披萨形状拍纸本98元;
彩色活页记事本22元;
回形针收纳铁盒39元;
棉拖鞋119元;
女士秋季卫衣299元;
牛仔裤699元;
多珍珠女士耳夹259元。
虽然各大推广都说,『niko and …』是MUJI在上海超强的竞争对手,但我觉得还没有到那么夸张的地步,至少我个人而言,还是站『MUJI』的队!为什么Pick MUJI主要以下几点:
1、品牌认知
MUJI经过那么多年的品牌沉淀,在知名度上一定是高于『niko and …』的。
2、整体风格
虽然两家都是主打杂货风格,但是『MUJI』在杂乱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让人一进店就有一种“这就是『MUJI』的风格啊”的感觉,而『niko and …』还有些稚嫩。
更喜欢MUJI的风格
3、选品方面
除了店铺本身的风格以外,『MUJI』的货品也基本风格统一,给人很舒服的感觉,风格统一而品种多元。
但『niko and …』不论是品种、还是风格都是繁杂,难免会有点乱乱的感觉,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小伙伴喜欢它家的风格。
4、定价方面
『MUJI』的产品线中,有价格比较亲民的文具、护肤品,也有比较中间的加湿器、碗碟等生活用品,而价格略高的行李箱、家具等质量上也还是值得认可的,各个产品的价格,在消费者眼中,都在比较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。
而『niko and …』的产品中,存在同系列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的问题,当然,这可能与商品的品牌价值有关,但对于消费者而言,同样是便签本,价格相差几十元,还是令人费解的。
但如果把『niko and …』看作是买手合集店,而并非是对标『MUJI』的杂货合集店,我觉得价格上比较悬殊的差异,或许更能够被理解吧。
所以,两家店都去过的小伙伴,你更喜欢『niko and …』还是『MUJI』呢?